么吃胎?
陈向北下意识皱了眉头,东望洋赛道的磨损程度远比预估的要高。
排位赛受限于交通状况,陈向北前面始终无法全力推出飞驰圈,往往进行到一半就被迫打断,导致胎损数据不是很清晰。
现在看来重油状态下,软胎十五圈怕是扛不住。
“水谷,明天赛道温度是多少?”
陈向北开口询问了一句。
“明天F3赛事会作为收官战,举办时间跟练习赛以及排位赛不同,将放在下午三点半举行。”
“按照气象局给出的数据估计,空气温度大概在32℃左右,赛道经过中午的高温暴晒,路面温度大概率会突破40℃。”
超过40℃?
听到水谷翔的回答,陈向北把目光望向泽野弘树问道。
“泽野,按照你在东望洋的经验,热熔软胎寿命能不进站跑完全程吗?”
“除非放慢速度极致保胎,否则不能。”
泽野弘树给出了肯定的回答。
F3赛车相比较雷诺方程式,不仅仅是空气套件跟性能的差距。多出来的载油跟车体增大带来的重量,差不多要比雷诺赛车重了接近一百公斤。
毫无疑问,车越重对轮胎的压力就越大,再加上街道赛路面粗糙的特性,更是放大了损耗程度。
“向北君拿到杆位,能不能利用赛道难以超车的特性,保胎跑完全程?”
水谷翔给出了建议,反正赛道不好超车,那陈向北杆位就堵在前面当火车头,车速慢点保也没多大问题。
“不行,很多车手明显是偏向于排位赛的极端调校方案,他们定然做好了一停进站换胎的准备。”
“这种情况下,他们不会老老实实在后面跟车,相反起步之后就会对杆位车手发动凶猛攻势,攻防战过程中会大幅度加剧轮胎损耗。”
“但凡出现赛道事故,让他们减少进站换胎的时间损耗,向北君旧胎绝对挡不住新胎的进攻,赛程后段极大概率会被反超!”
听着泽野弘树的分析,策略组几人都沉默思考没有说话。
陈向北现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法解决,那便是他无法做到进站换胎。
由于车组成员人数不足,已经实验过两回进站换胎,哪怕领队奥德托都加入进来,时间都不会低于30秒。
这对于一条低速低速街道赛而言,几乎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差距。
本来这都不是问题,F3赛事很多都不会进站换胎,就一套轮胎跑完全程。偏偏今年澳岛四月出现了罕见高温,大幅增加了轮胎损耗速度,对手又更改了调校跟进站策略。
车组人数不足的劣势凸显出现,让陈向北陷入了策略上的被动。
“既然软胎跑不完全程,那就换中性胎好了。”
奥德托此刻双手抱在胸前,语气平淡的给出解决方案。
“领队,可是这样前期抓地力偏弱,向北君守不住位置。”
泽野弘树不是没想过这点,中性胎确实要更耐磨,不过抓地力却比不上软胎,轮胎升温非常慢。
哪怕40℃的路面高温,至少也得跑一两圈才能达到工况温度,这个过程中冷胎陈向北根本就守不住杆位。
“守不住就放弃,跟在后面保胎慢慢开,你不会以为那几个排位赛极端调校胎耗会低吧?”
偏排位赛的调校方案,其实就是高下压力方案,增加弯道的操控跟抓地力跑出极速。
同样过高的下压力再搭配重油,轮胎损耗会非常夸张,这就是为什么对手必须要一停进站,他们更撑不住跑完全程。
“如果对手赌中安全车出动的话,就会抹平一停进站带来的时间损耗。东望洋赛道非常难以超车,向北君到时候就会陷入极端被动!”
从F3赛车开始就已经有了策略上的博弈,泽野弘树讨论的就是典型进站策略。
正常情况下进站换胎,算上维修通道限速带来的损耗,F1里面整个窗口期用时大概需要20多秒。
也就是说陈向北跟车在后面,只要不被对手甩开20多秒,那么等对方进站换胎之后,陈向北顺势就能跑到前面,连超车都不需要。
但是如果发生赛道事故出动安全车,这时候按照FIA法规就会进行限速且不允许超车。如果抓住这个时机进站换胎,那么对手就相当于得到一个免费进站窗口,出站之后位置依然能在陈向北车前。
这时候排名没变,陈向北依旧用着旧胎,对手却换上一套全新轮胎。就算他实力再强,想要在东望洋赛道追上且超越对手,基本上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。
这就是为什么,泽野弘树不考虑用中性胎的原因,街道赛出动安全车的几率太高,对手基本上都能赌中!
“就算他们得到一个免费窗口期,高下压力调校轮胎抓地力依旧会很快衰减,北只要做好良好保胎,赛程后段依旧能超车。”
“领队,可是……”
泽野弘树还想要争论,奥
第137章 初显的策略博弈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